研究生教育
科学学位
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2025年第12期(总第100期)
发布:2025-11-17 10:17 来源: 点击数:

2025年11月13日下午14点30分,经贸学院2025年第12期(总第100期)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在教学楼B座308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经贸学院程嘉嘉老师主持,由硕士研究生钟常、王丽萍、毛润环与王子琪进行汇报。本次论坛汇报了发表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的文章《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企业供应链风险——基于供需平衡视角》。该研究紧扣国家“健全供应链保障机制”的战略部署,为理解自贸区政策微观效应提供了新视角,吸引了学院各级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会议初始,钟常同学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文献脉络进行了清晰的梳理。文章指出,在当前全球经贸秩序面临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矛盾冲击的背景下,供应链脆弱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供应链保障机制”,而自贸区作为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的“新高地”,其2020年进出口总值已达7.5万亿元,在全国外资占比超18%,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在文献综述部分,汇报指出,现有研究虽已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了自贸区的积极政策效应,并在供应链风险量化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但存在研究视角碎片化、核心变量测度不全面、影响机制不清三大缺口。正是这些研究不足,凸显了本文从“企业整体供需平衡”这一新颖视角系统审视自贸区与供应链风险关系的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接着,王丽萍同学紧接着展开了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目标与假说的分享。文章的核心议题聚焦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否及如何影响企业供应链风险”,而此前研究的短板在于,尚未深入剖析自贸区政策效应在不同战略定位、不同特征企业及不同外部环境下的差异化表现,这恰恰是政策精准落地的关键。

围绕这一核心议题,研究目标也随之明确: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探究自贸区建设对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最终为增强供应链韧性提供政策参考。

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核心假说体系:主假说(假说1)认为,自贸区建设能够有效抑制企业供应链风险。为了进一步阐释作用路径,机制假说细化为三个维度:自贸区建设可通过增加企业外源融资来抑制供应链风险;自贸区建设能通过减少企业成本粘性来抑制供应链风险;自贸区建设会通过降低客户集中度来抑制供应链风险。


紧接着,毛润环同学介绍作者是如何基于其研究目的与假说进行模型设计的。鉴于新冠疫情封控的影响和自贸区建设的时滞效应,作者仅整理了2009-2020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其企业变量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其城市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并发现数据清洗过程中剔除金融类非实体企业与严重样本缺失的观测样本,对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毛润环同学介绍多期DID模型以供应链风险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自贸区城市与年份构建虚拟变量did为解释变量以及一系列季节性趋势因子,企业特征与城市特征的控制变量,固定企业与年份排除个体异质性,并详细介绍了各变量的测度方式。

接下来是实证环节,毛润环同学向大家介绍排除控制变量与逐渐加入控制变量的基准回归报告,并分享其自己的理解,验证自贸区建设有效降低企业供应链风险水平。进一步检验当中,毛润环同学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平稳性经验、安慰剂检验、其他检验、企业规模竞争力环境异质性来解释基准回归有效。对于假说2、3、4,作者加入中介变量,毛同学从外源融资、成本粘性、客户集中度的角度验证自贸区建设对中介变量以及中介变量对供应链风险水平的影响。

77C90C

最后,王子琪同学系统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研究表明,自贸区建设通过增加企业外源融资、减小企业成本粘性和降低客户集中度三条路径形成"长链效应",显著抑制了企业供应链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战略定位的自贸区风险抑制效应更为突出;对小型企业、弱竞争力企业以及位于供应链运营低水平城市的企业,风险缓解作用尤为显著。然后基于实证研究发现,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第一,要持续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通过制度创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集聚,同时加强跨国合作强化供应链韧性;第二,应引导企业优化海外供应链布局,拓展多元化市场以化解资金匮乏和客户集中度过高等问题;第三,需重点完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构建"以大带小、以小托大"的融通发展生态,特别是加强对弱竞争力企业的财税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研讨是经贸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第100期,自2018年康锋莉老师最早提出这一想法以来,学院上下齐心协力,风雨无阻,历时七年,一路坎坷一路歌。历届论坛的负责人、协调人、点评老师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辛苦付出;汇报的同学精心挑选,认真准备,孜孜以求;参与的同学们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从研讨会中收获颇多。程老师对为什么会有这个论文论坛做了充分的说明。她强调,研究生学位论文顺利通过并拿到学位,大概会遇到三个坎。一是,开题是否研究动态热点、前沿和创新;二是,论文送外审,是否能达到外校老师的标准;三是,教育部抽查。在本次论坛当中,程老师指出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期刊论文,这篇文章由广州大学刘啟仁教授,吴绍永博士、叶承辉硕士写的一篇论文,用多期DID实证模型基准回归验证自贸区建设对企业风险性水平的影响,再通过平稳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其他检验排除偶然性,然后再通过异质性分析内在的具体影响的是哪些方面。程老师建议大家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阅读,复刻实证内容,学习经济学实证中的各种机制研究。程老师的殷切希望让同学们更有方向、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学院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

邮编:510006 联系电话:020-39328096

传真:020-39328592 电子邮箱:gpjmxy@gdufs.edu.cn

版权所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2022 GDUFS | 粤ICP备06106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