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科学学位
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2025年第11期(总第99期) 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顺利举办 聚焦数字贸易与绿色贸易前沿研究
发布:2025-11-03 11:41 来源: 点击数:

学院动态|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顺利举办 聚焦数字贸易与绿色贸易前沿研究


20251030日下午1430分,经贸学院2025年第11期(总第99期)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在南B308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刘雅莹老师主持,第11组研究生邵玮一、伍慧蓉、刘琦、周琪团队围绕《数字贸易开放与全球绿色贸易发展——基于制造业环境产品双边贸易视角的分析》一文展开汇报,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

刘琦同学负责汇报PPT前两个核心板块。在"绪论"部分,她系统梳理选题背景,结合中国《"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与全球绿色贸易8.84万亿美元的规模数据,阐明研究必要性;同时总结文献争议,指出当前研究对绿色产出机制探讨的不足。在"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板块,她从要素赋能、市场扩张效应切入,提出五大核心假说,明确数字贸易开放对绿色贸易规模、竞合格局的影响,以及绿色价值链重构的作用机制与两类调节效应。

伍慧蓉同学聚焦"研究设计、实证结果与内生性处理"。她先介绍研究采用的双向固定效应引力模型,详解核心解释变量(数字贸易开放)与被解释变量(绿色贸易规模)的测算逻辑,以及多源数据的整合过程。随后呈现基准回归结果,验证数字贸易开放对绿色贸易的正向推动作用;重点讲解稳健性检验(替换变量、缩尾处理等)与内生性解决方案——通过构建Bartik工具变量和他国开放均值工具变量,解决反向因果与遗漏变量问题,确保结论可靠。

邵玮一同学承接汇报"异质性分析与调节效应"。她从贸易合作类型、行业、产品三个维度展开异质性解读:北-北、北-南型贸易合作效应显著,低技术与高技术行业更受益,环境中间品和差异化产品是核心增长点。在调节效应部分,她通过数据对比,清晰呈现RTA环境规则治理的正"U"型特征与绿色数字技术跨国创新合作的正向调节作用,揭示数字贸易开放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周琪同学收尾"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板块。她凝练四大核心结论,强调数字贸易开放的积极作用、异质性特征、价值链机制与调节效应。基于结论,她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深化数字贸易开放以释放绿色贸易潜力、畅通绿色价值链以优化分工格局、完善全球绿色治理以跨越规则拐点、加强绿色数字技术国际合作以培育品牌优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支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刘雅莹老师对团队分工明确、汇报逻辑连贯的表现给予肯定,认为各板块衔接紧密,从理论到实证再到应用形成完整闭环,尤其认可内生性处理与异质性分析的严谨性。老师建议后续可进一步拓展研讨维度,鼓励同学们结合实际贸易案例深化研究,并以此次汇报为契机,持续提升学术论文的逻辑构建与成果转化能力。


学院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

邮编:510006 联系电话:020-39328096

传真:020-39328592 电子邮箱:gpjmxy@gdufs.edu.cn

版权所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2022 GDUFS | 粤ICP备06106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