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际经贸论坛简报
2025年第4期(总期第92期)
2025年5月8日下午14点,经贸学院2025年第4期(总期第92期)国贸学术论坛在教学楼G座302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经贸学院黄耿老师主持,23级硕士研究生唐拉拉和周训、24级硕士研究生易紫茗和刘小雨共同汇报了发表于《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25年第155卷的论文《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world of uncertainty and automation》。学院各级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活动。
会议初始,易紫茗同学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实证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贸易占GDP比重下降且中间产品贸易增长陷入停滞。与此同时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发,包括欧债危机、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以及新冠疫情等,促使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文章采用"shift-share"方法构建模型,通过公式衡量各行业对发展中国家不确定性的暴露程度。研究特别关注了自动化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将机器人可替代性作为关键变量纳入分析框架。随后,刘小雨同学重点汇报了文章的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机器人可替代性较高的行业,发展中国家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促进企业回流行为。为验证这一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团队进行了多重检验、前趋势检验、非随机冲击暴露、异质性处理效应等的影响。这些检验结果均支持了基准回归结论的稳健性。最后,周训同学对文章的机制分析和政策启示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回流的本质是企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投入的依赖,而非增加国内投入。这些发现为理解全球化退潮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在讨论环节,黄耿老师对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实证设计严谨、视角新颖,对国际贸易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黄老师特别指出,文章将不确定性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尤其值得同学们学习。他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了不确定性的定义差异、虚拟变量加入后的结果变化、精炼石油产品行业检验不显著的原因,以及亚洲(非中国)地区异质性结果的可能解释。黄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借鉴这种双重视角,探索国际贸易中的动态调整机制。至此,2025年第4期国贸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文字:唐拉拉
审核:陈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