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
时 间:2024年6月8日(星期六) 09:15—11:05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国际组织实验室(D座102室)
大会主题演讲 |
主持人:李铁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原院长、教授 |
时 间 |
题 目 |
演讲嘉宾 |
09:15—09:35 |
数据流动与数据治理 |
申明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授 |
09:35—09:55 |
“消失”的边界 |
钱学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秘书长 |
09:55—10:15 |
中国文化与对外直接投资 |
黄新飞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
10:15—10:25 |
茶 歇 |
主持人:崔日明 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原副主任、教授 |
10:25—10:45 |
“一带一路”倡议与制造业自主可控——基于沿线参与国生产工序的视角 |
傅元海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 |
10:45—11:05 |
Does FDI Increase Product Innovation of Domestic Firms? Evidence from China |
吕 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
第八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
时 间:2024年6月8日(星期六)11:05—12:00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国际组织实验室(D座102室)
圆桌会议 |
主持人:孙楚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参与嘉宾: 钱学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秘书长) 李小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黄新飞(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何欢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傅元海(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 李 涵(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 黄阳平(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 |
时 间 |
论坛议题 |
11:05—11:10 |
主持人宣布圆桌会议开始,并邀请各位嘉宾发言 |
11:10—11:35 |
主题1: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
11:35—12:00 |
主题2:培养高质量经济与贸易研究人才的顶层设计思路 |
2024年6月8日(星期六)下午 青年专家论坛
地点: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
青年专家论坛(一) |
主持人:李小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点评人:黄新飞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李 涵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第一会议室(103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14:00—15:40 (每位演讲人发言20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意大利面碗效应”下的数字贸易规则及其数字贸易效应:基于交叠DID的稳健估计 |
鲁晓东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教授 |
距离不死之谜:基于消费者搜寻的视角 |
王永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医药工业创新与经济韧性——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
李 杰 暨南大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高技术产品需求与企业创新激励 |
刘啟仁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 |
15:40—15:50 |
茶 歇 |
青年专家论坛(二)
|
主持人:何欢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点评人:孙楚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何凌云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第一会议室(103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15:50—17:30 (每位演讲人发言20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数实产业融合、供应链效率优化与出口增长 |
蒋 为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
贸易战、入关地需求与产品进口逃税 |
车 翼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
新能源电力建设的福利和排放效应分析-基于量化空间模型的研究 |
段玉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贸易转移:微观基础、宏观现象与福利 |
铁 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 |
2024年6月8日(星期六)下午 青年学者论坛
地点: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
青年学者论坛(一) |
主持人:李 丹 辽宁大学金融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点评人:张少军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蒋 为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第六会议室(215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14:00—15:40 (每位演讲人发言20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国外供应商势力对中国进口非关税措施的影响 |
田云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贸系系主任、副教授 |
数“政”强贸:数字化政府建设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
杜明威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
Estimating the pro-competitive effect and variety gains using firm level data |
徐小聪 南京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 |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军事动机分析 |
范斯聪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
15:40—15:50 |
茶 歇 |
青年学者论坛(二) |
主持人:蓝 天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点评人:张少军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符大海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协作组青年论坛副秘书长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第六会议室(215会议室) |
15:50—17:30 (每位演讲人发言20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双循环”是否助力绿色发展?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出口转内销视角 |
林 熙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讲师 |
城市出口扩张与个体婚育行为 |
李 丹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中等收入群体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娄春杰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FTA反倾销反补贴条款与中国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
苗翠芬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第八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青年论坛
时 间:2024年6月8日(星期六) 19:30—21:00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校行政楼第一会议室(103会议室)
期刊、出版社责编与作者互动专题 |
主持人:张志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
时 间 |
论坛议题 |
19:30—19:45 |
主持人宣布分论坛开始,并邀请各位嘉宾发言 |
19:45—21:00 |
1.张 洁 主任 《国际贸易问题》编辑部 2.王弟海 副主编 《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部 3.王 徽 编辑 《世界经济》编辑部 4.张 琳 编辑 《China & World Economy》编辑部 5.刘 威 编辑 《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 6.徐 徕 编辑 《世界经济研究》编辑部 7.金孝柏 编辑 《国际商务研究》编辑部 8.朱惊萍 编辑 《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 |
2024年6月9日(星期日)上午 博士生论坛
地点: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
博士生论坛(一) |
主持人:许月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点评人:李 杰 暨南大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李建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01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9:00—10:2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制度型开放与城市跨境电商出口——来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 |
马梦涓 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 |
顾此亦不可失彼——RTAs环境规则深化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 |
孟恒宇 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 |
Pilot free trade zones establishment and new firm entry: Evidence from China |
杨 阳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 |
中国对标CPTPP竞争中性规则的经济效应 |
方明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
10:20—10:40 |
茶 歇 |
博士生论坛(二) |
主持人:张志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点评人:李 杰 暨南大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车 翼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01会议室 |
10:40—11:4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双管齐下”:产业政策与外资引入的创新双提升研究 |
王天宇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
公共数据开放何以赋能区域创业活力?——来自政府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的证据 |
李雨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 |
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政治关系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周泳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 |
博士生论坛(三) |
主持人:喻美辞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点评人:杜明威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董洁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02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9:00—10:2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与服务业就业——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
刘海燕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
投入数字化能否降低农产品出口隐含碳: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
罗 璇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
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马慧莲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
数字经济与省级出口二元边际 |
黄晓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研究生 |
10:20—10:40 |
茶 歇 |
博士生论坛(四) |
主持人:蒋庚华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点评人:陈寰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林 熙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讲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02会议室 |
9:00—11:40(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数字经济提升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能力了吗?——基于地级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蔡 蒙 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 |
外需冲击与企业资本市场表现——基于上市企业每股收益的视角 |
彭 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研究生 |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以:专利审查高速路:为例 |
郑 撼 甘肃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
|
博士生论坛(五) |
主持人:官华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点评人:梁俊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蒋庚华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04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9:00—10:2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数字产品、关键技术设备进口促进了企业创新了吗?——来自海关进口产品层面的证据 |
秦 宁 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
中国生产型出口中间商:测度与解释 |
陈贤孟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 |
工业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对外能源投资高质量发展 |
刘紫薇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 |
现代服务业开放深度与企业创新水平: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
王 盼 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 |
10:20—10:40 |
茶 歇 |
|
博士生论坛(六) |
主持人:梁俊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点评人:车 翼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陈 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04会议室 |
10:40—12:0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创新之路:进口竞争如何塑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彭思仪 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
丁国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创新赋能效应——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
李伟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研究生 |
外贸高质量发展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
利紫玲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
博士生论坛(七)
|
主持人:田云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贸系主任、副教授 点评人:刘啟仁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 陈 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401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9:00—10:2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财务困境与本土供应链布局——基于供应链风险传染视角 |
陈 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
基于增加值视角下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特征与价值链分工水平提升 |
陈亚楠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
数字贸易规则与人工智能产品的国际贸易 |
朱晓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
人工智能应用,“人机”配置与出口企业创新 |
苗馨月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
10:20—10:40 |
茶 歇 |
博士生论坛(八) |
主持人:许月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点评人:刘啟仁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 董洁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地 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401会议室 |
时 间 |
题 目 |
作 者 |
10:40—12:00 (每位演讲人发言15分钟,嘉宾点评与讨论5分钟) |
进口竞争、生产网络与产业动态 |
廖小萱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
双边政治关系对美式数据流动规则扩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 |
伍泳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 |
自贸港建设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基于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维度视角 |
吴艳芳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
“数实融合”与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
王欣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简 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37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322人, 外国留学生435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1996年4月成立的广东财经职业学院(1996年4月至2001年7月曾称“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白云山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66人,专任教师138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55.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97%。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5人,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国家科技部“外国青年计划”项目资助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426人。此外,学校还聘有22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6个教学单位。现有71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31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中新知识城博士后工作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分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法律、国际仲裁)研究生项目,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基础韩国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日语专业建设系列全国唯一)入选全国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1门次在线开放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就业满意度继续保持高位。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科学研究
学校聚焦理论前沿和国家(广东)发展重大需求,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和智库体系,展现广外担当作为。建有3个国家级平台,分别是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组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阐释学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等8个“大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奋力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建有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4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全球产业链大数据实验室),2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法治研究院、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阐释学研究院),1个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土地法制研究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92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着力打造国家留基委“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OECD人才培养项目”“高端传译人才培养项目”等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 “RCEP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欧洲文化研究高端人才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万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42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493.18万册,其中纸质书刊295.91万,生均图书133.6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2.56亿元。
发展愿景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持“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价值观,弘扬“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学风,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党和国家满意、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简 介
我院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对外贸易学校经济系。1980年,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隶属于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本科院校,是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下设对外贸易经济系等。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成立。经过学科调整,于2014年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经济贸易人才,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为建设发展目标。现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三个学科方向;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经济史、世界经济、劳动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八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国际商务、税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经济(2022年获批新增)、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点)、税收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有三个创新班:国际组织创新班、雷恩创新班、双语国际班;经济学设有一个创新班:国际化创新人才班。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0人,其中云山学者25人,教授、研究员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0人。讲师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比例达到87%。学院现设有多个校级基地与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有多个研究中心作为科硏依托。目前,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在《经济硏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6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50余项。
学院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拥有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以及非公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校级研究机构。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粵商硏究中心、广州国际商贸中重点研究基地和广东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包硏究院等省级研究基地和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广东)等单位与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院每年约60名学生参加交换项目,在校留学生40余人。
学院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着力构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平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拥有一个省级学生精品活动、校园十大文化活动品牌——“经世者”专业技能挑战赛,每年定期开展英语技能大赛、创业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英文戏剧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运动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具有经贸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就业先进集体”,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呈现高就业率和高层次就业的良好态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招聘启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师,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具体招聘专业与岗位如下:
一、招聘专业与岗位
(一)招聘专业和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等五个方业和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人员。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优先。
(二)岗位及应聘条件:
招聘基本条件: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2)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资格或技能。
(3)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4)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1.高层次人才岗位
(1)云山领军学者特设岗位
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一流的研究水平。在本专业领域处于学科前沿,有重大国际影响力,作出过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2)云山领军学者
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和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在国内外公认在本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及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有主持开展国家级重大课题或国际重大课题以及发表本领域顶尖的学术成果的经验,为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或具有相当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
(3)云山杰出学者(A 类)
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高显示度研究成果,能带领或组建学科优秀团队协同攻坚,原则上为博士生导师或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专家,或具有与此相当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
(4)云山杰出学者(B 类)
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高显示度研究成果,能带领或组建学科优秀团队协同攻坚,原则上为博士生导师或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为省级领军人才计划专家,或具有与此相当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
(5)云山青年学者A 岗
优秀青年博士,副高及以上职称应聘者年龄应在 40 周岁及以下,其他应聘者年龄应在35 周岁及以下。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术潜力和发展前景,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相关学术领域已取得明显业绩。
2.其他专任教师岗位
二、薪酬待遇
(一)高层次人才岗位待遇
1.云山领军学者特设岗位
编 制:事业编制
年 薪:≥150 万元
安家费:≥300 万元
科研启动费:≥100 万元
工作支持:根据需要聘用 1—3 名云山青年学者B 岗人员为学术助手。
2.云山领军学者
编 制:事业编制
年 薪:≥120 万元
安家费:≥200 万元
科研启动费:≥50 万元
工作支持:根据需要聘用 1—3 名云山青年学者B 岗人员为学术助手。
3.云山杰出学者(A 类)
编 制:事业编制
年 薪:≥80 万元
安家费:≥150 万元
科研启动费:≥50 万元
工作支持: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的,可根据需要聘用 1—3 名云山青年学者 B 岗人员为学术助手
4.云山杰出学者(B 类)
编 制:事业编制
年 薪:≥50 万元
安家费:≥150 万元
科研启动费:≥50 万元
工作支持: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的,可根据需要聘用 1—3 名云山青年学者 B 岗人员为学术助手。
5.云山青年学者A 岗
编 制:事业编制
年 薪:≥35 万元
安家费:≥30 万元
科研启动费:≥10 万元
工作支持: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的,可根据需要聘用 1—3 名云山青年学者 B 岗人员为学术助手。
(二)其他专任教师待遇
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进人才管理规定》与广东省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相关规章制度兑现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与租房补贴等相关待遇。
三、应聘材料
所需材料包括个人详细简历和学术成果清单及成果简介(请将上述材料电子版打包)。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上述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到gpjmxy@gdufs.edu.cn并抄送sunchuren@foxmail.com,电子邮件标题请按“最终学历院校名称”+“应聘者姓名”的格式命名。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78号
邮编:510006
联系电话:(+86)020—39328592、020—39328096
联系人:常老师、吴老师
电子邮箱:gpjmxy@gdufs.edu.cn、sunchuren@foxmail.com
学院网址:http://jingmao.gdufs.edu.cn/
学校人事处网址:http://rsc.gdufs.edu.cn/zpx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