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学名师何元贵教授,受到学生好评如潮。近日,学校学生记者专访了何元贵老师,为同学们揭示了何老师的魅力。
“我不太认同‘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这一说法,也不太赞成将教师比做春蚕或蜡烛”。在何元贵眼中,教师无疑是重要的,可是其所作所为并不是在为学生“做牺牲”,反而是学生给予了教师很多很多;而关注和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则是教师的天职。
始终秉承着这种教学理念的何元贵认为,一个人做事就要尽职尽责,要“做得漂亮”。她这样要求自己,希望学生也能如此。她要求学生从做作业开始就要“做得有美感”。“一般来说,学生第一次上交的作业都会被我狠狠批评,”她半开玩笑地说道,“格式乱七八糟,写得一点美感都没有。但是经过指导,他们很快就有了进步。”何元贵相信,有美感并且追求美感的人往往精益求精,“把美学的精神投入制造业中,产品的质量自然会上升;把美感带到服务业中,服务的质量自然会提高。我一直认为,良好的美学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极为重要”。
何元贵在教学中,除了重视成果之“美”,还用心推敲,细细品尝过程之“美”。提及自己初为人师时,我校刘端郎教授给她的一个建议:“小何啊,我觉得你上课不错,但是我听了一会儿,觉得你讲课太快了,这样学生不容易跟上。”何元贵对此十分感激。经过二十多载春秋,她对“快”这一字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她说,就如介绍“比较优势”这一概念,缺乏经验的教师可能只把概念介绍一下就跳过了,让学生犹若囫囵吞枣。而资历丰厚的教师则可能围绕该概念,透彻地阐释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原理。由此,教师授课的“快慢”、内容含量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何元贵不仅在课堂上用“美”感染学生,把优秀文章和学术前沿推介给学生,还带着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象牙塔”,与他们分享更多“美”的发现:她每个学期都会带领自己的学生到广州图书馆“一游”,介绍专业书刊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她与学生分享自己在国外访问、学习期间的见闻。她说,“在温哥华的公共图书馆,市民都是提着购物篮借书的,中国大学生应该也要学会利用公共资源”。手抚着随身携带的《读书》杂志,她对其中文章的语言结构之美和思想深度之美满怀赞叹,并建议学生多多阅读这类高水平杂志。
何元贵对“美”的追求也表现在其他工作中。在担任我校学报副主编的三年里,她带领编辑部的老师不断更新杂志的面孔,提高杂志的质量。何元贵刚接任这一职时,学报还是一年仅刊出两期的《外语外贸高教研究》,薄薄的一本,拿在手中没有份量,印刷也十分粗糙,并且没有公开发行的刊号。某学院院长说:“这样的杂志没有人会看。”说到这,何元贵告诉记者:“我不能容忍自己负责的杂志是这个样子。”于是,她先自己研究这本杂志与兄弟院校学报的差距,再与同事研究设计改革方案,然后大胆提出争取公开发行的建议。当时,主管领导都认为这是很难实现的,她也深知其中的困难,但是她说:“我负责的事,即使只有1%的希望,我也要试一下。”
这一“试”就是漫长的两年半。在此期间,何元贵一方面与同事“修炼内功”——不断提高杂志质量,增加版面,把杂志由半年刊变为季刊,再改为双月刊。另一方面,她不断与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科研处、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相关领导联系,最终为我校争取到了又一本具有公开刊号的学术杂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认真进取、谦虚质朴,这些都是何元贵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她认为“越做教学和研究,越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要当好教师,应当先追求自身的修养、知识结构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她大量阅读各类专业的、非专业的报刊、杂志和书籍,同时注意向校内外同行学习。还趁到别的大学参加会议时,也会经常“溜”进那些学校的一些教室,感受一下兄弟院校教师的授课风格。而对于自己的本科老师薛荣久教授、硕士导师何振翔教授、博士导师张捷教授等人,何元贵更是充满感激。
“北京坐拥文化优势,各方名人都会来北京高校开讲座。那些名家大师的讲话往往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冲击和影响。”1981年,祖籍湖北的何元贵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谈及大学的开学典礼,她依然记忆犹新;忆及当时北京的各类展览,书法绘画,她如此兴致盎然;对于那些曾影响到她的名师大家,她更是推崇备至。据何元贵估计,五年里她共观看了中国美术馆半数以上的艺术展览。其中最触动她的展览之一,是法国著名设计师伊夫圣洛朗的一场服装设计回顾展。“不仅是精美的服装设计,还有当时完全有别于国内的布展方式、灯光效果等等,都觉得非常美妙和令人震撼。”言语中,何元贵对“美”的关注和体会表露无遗。
纵观何元贵的生活,总离不开对“美”的执着。她笑称家务活中自己最喜欢的是洗衣服,看着洗净后的衣服在阳光下随风飘扬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她相信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任何成功都是辛勤耕耘的结果。对她而言,教师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职业,而学生则是教师的“快乐使者”。何元贵曾经写下这样的话:“置身青青校园,满目生机勃勃;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纯净的脸,得到他们的一声肯定和道谢,我会感受到真、善、美,更为参与了这样的真、善、美的创造过程而感到充实与快乐。”